及第粥的传说

饮食文化 3
  人们为什么把猪肉、猪肝、猪粉肠滚制的粥称为及第粥?其中有段古:话 说清代末期,广州有个肉贩上街叫卖,天天经过一间私塾,塾师是他的老 主顾。肉贩是个文盲,但为了方便记帐,请塾师教他认识了猪肉、猪肝、 猪粉肠几个字。 有一年科场开考,好事者怂恿肉贩去应试,说功名全靠 祖宗积德。肉贩信以为真,在卷上只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七个字。 岂料主考正是当年的塾师,塾师有意让肉贩欢喜一场,自已另写一篇替代 。结果肉账高中。 塾师主考完毕,恐肉贩下次再来混账,便交代同僚如下 科发现卷上有写猪肉、猪肝、猪粉肠的,应把卷取消。岂料第二科开考 ,肉贩又来应试,写了七字后便即交卷。主考看后啼笑皆非,但想到前科 主考早有交代,莫不是暗示要多多关照,不若做个人情,代写一篇让肉贩 再高中。 京度期近,肉贩想借此浏览没途风光,于是又整好行装,上京赴 考。不料到京时;已停止进场,肉贩呆立门外,形如木鸡。刚巧王爷经过 ,遗下灯笼一个,肉贩捡起灯笼,进入场院内,并把灯架在座位旁边,卷 上写了七个字后便交卷。主考见卷。目瞠口呆,但一想到那灯笼是王府之 物,事出有故,只得代写一篇,又让肉贩高中。 后来,有人问,你三次及 第靠什么?肉贩说:猪肉、猪肝、猪粉肠。

相关文章

美食诉说—秦淮八艳

  “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十里秦淮自古多佳丽,明末清初的八位名妓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曾被冠以“秦淮八艳”,她们留下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

药食同源—中国药膳食疗的渊源

   自文字出现以后,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已经有了药字与膳字。而将药字与膳字联起来使用,形成药膳这个词,《后汉书.列女传》载有“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之句。《宋史.张观传》还有“蚤起奉药膳”的记...

吃闭门羹的传说

  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 原来,闭门羹一语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 :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名姓史 的高级妓女...

馒头—中国传统美食典故

  相传在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
  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

冰糖—中国传统美食典故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内江的一个大糖坊主张亚先家的丫环。
  有一次,她趁张亚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浆正准备喝的时候,张亚先来了,扶桑连忙把糖浆倒进猪油罐,将它藏进...

水晶饼—中国传统美食典故

  水晶饼是陕西渭南的名点,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
  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

饮食文化与中国除夕之说

  《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另有一说,认为“年”字按古人的写法,是个象形字,有头有尾,四脚伸开,象一个大壁虎,是种可怕的不祥之兽,一岁之中,若没有遇见它,便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一顿,这种庆祝的活动叫“过年”。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人过年的饮食情况。...

及第粥的传说

  人们为什么把猪肉、猪肝、猪粉肠滚制的粥称为及第粥?其中有段古:话 说清代末期,广州有个肉贩上街叫卖,天天经过一间私塾,塾师是他的老 主顾。肉贩是个文盲,但为了方便记帐,请塾师教他认识了猪肉、猪肝、 ...

品出来的及第粥和猪杂粥

◇ 及第粥与猪什粥最大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