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物质(Flavonoids)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亦称维生素P,是一种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大型真菌中。进入21世纪,人们对植物黄酮在家禽上的研究日益增多,植物黄酮对机体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植物黄酮可促进家禽的脂质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生产性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特别是近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传统抗生素,抗菌性促生长剂和抗生素促生产剂带来的系列问题,使得对植物黄酮类提取物的需求更加迫切。下文就将主要探讨植物黄酮类提取物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家禽的生产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免疫功能的改善,提高了家禽的生产性能,另一方面对家禽的激素水平调节的影响也促进了其生长、产蛋等性能。谢棒祥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A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和山楂叶总黄酮,可以显著改善其4~6
周的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和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黄金明等研究发现,高温
(31~33℃)条件下,产蛋前期岭南黄肉种鸡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种鸡产蛋率、蛋重和种蛋受精率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程忠刚等研究认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大豆异黄酮与下丘脑、垂体等雌二醇受体不同程度的结合,提高了垂体、下丘脑等处雌二醇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影响了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性腺轴和生长轴,促进睾酮、生长激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 生成和释放增加。
一、促生长
1974 年匈牙利科学家首次将异黄酮用于饲料添加剂,1988
年前苏联学者报道了在日粮中添加异黄酮类化合物可提高畜禽生产力,1992 美国专利和 1997 年
W.O.申请专利都把异黄酮类化合物列为具有明显促进动物生长作用的饲料添加剂,
我国从20 世纪 70
年代初也开始对异黄酮化合物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在动物体中具有较高的生产活性,这对当前开发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左瑞华等(2007)以
80 只健壮的皖西白鹅雏鹅为研究对象,分四组,试验组分别灌服剂量分别为 50、100、150mg/(kg·d)(纯度为
100%剂量)的蕨菜黄酮粉添加剂。通过测定试验鹅 37 日龄体重和体尺(体长、背长、胸宽、颈长、胫长、胫围)等指标,用Excel和 SPSS11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梯度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50~150mg/(kg·d)的蕨菜黄酮添加剂对皖西白鹅雏鹅的体重和体尺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二、产蛋率
柯叶艳等以 3
个生产阶段的蛋用鹌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鹌鹑生产性能和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指出,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大豆黄酮能显著增加开产期、高峰期和后期蛋用鹌鹑的产蛋率,研究结果还表明,大豆黄酮还能提高血液中
T3、T4 与 IGF- Ⅰ的水平,从而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生长轴作用也有所加强,因此提高了机体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以及产蛋性能。张响英等(2008)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mg/kg 和 12mg/kg 大豆黄酮饲喂 240 只 44 周龄的健康白羽种番鸭。结果发现:6mg/kg大豆黄酮组番鸭产蛋率显著提高
P<0.01,血清孕酮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水平上升
P<0.01,而12mg/kg大豆黄酮组番鸭产蛋率呈下降趋势;两试验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分泌,进而影响番鸭的生殖功能。